這次受邀去 Mopcon 2015 演講其實我很訝異。想說沒認識什麼社群的人應該沒我的事,完全沒料到主辦單位竟然會主動找上我。
嗯...我很懶惰任性,不會主動說要當講者,但有人邀我就會去。
Mobile Open Platform Conference粉絲團這張照片嚇到我了,這個廳原來可以容納這麼多人,都快出現消失點了...
專業,就是用對方聽得懂的話,去告訴他不懂的事情
習慣先了解現場聽眾的身份背景,舉例的時才能用他們熟悉的事物。寫簡報檔的時候就在想,這次活動應該什麼類型的人都有,以 RD 為大宗,但應該也有 20% 非工程師背景的聽眾,所以簡報檔不能寫得太硬太深奧,最好再搞點笑,不然底下會睡一片...
一直覺得 UI/UX 不該是冷凍庫的陳年凍肉那樣難啃,明明是很生活化的學問,尤其是使用者經驗。不喜歡運用艱澀難懂的語彙來突顯高大上這類事,牛皮很快就破了,我也不靠這種方式賺名氣。況且來演講的目的並不是要把底下聽眾搞迷糊或是賺崇拜值賺威望績分,不過是想延伸 Blog 內容繼續吐槽業界常見的怪象罷了(開嘲諷拉仇恨?)。
當然如果想聽進階很硬非常催眠的內容我也是很有得講,但在以初探、普及的演講場合講這麼深根本在唱催眠曲啊。
所以我的舉的例子都很生活化,每個人都會是使用者,都有不同的體驗,把生活中的體驗連結到產品開發上,就會發現人生處處是學問。如果只是拋一堆和生活無關的內容出來,聽眾聽過就忘光根本起不了作用,既然都要講,即使只有很淺很淺的一點點,我也希望他們能把聽到的內容和生活聯想在一起,這樣才能融會貫通真正「懂了」。靠死背是記不住的。
使用者期望值這個概念是我去北京 IXDC 聽 Mozilla 產品戰略研究資深總監 張晶華 的演講時學到的,IXDC 使用JTBD制定產品創新及產品設計戰略 筆記在一個可能是 RD 居多、對 UI/UX 不太懂,也不知道使用者經驗怎麼和產品開發結合在一起的場子,我覺得「使用者期望值」很適合讓大家把自己日常生活的經驗和產品開發串連上。
顧客旅程地圖也是在 IXDC 上學到的, IXDC 如何使用客戶體驗歷程圖來規劃完美的用戶體驗 筆記。
之後因為覺得旅程地圖非常有意思找了很多資料,為設計加分:手把手教你有效地做用戶體驗地圖的作者星玫也加進我的群組裡,從她身上學到許多 UX 研究的技巧。
一如我在演講尾端時的發言:「我現在還是學習階段,這輩子如果要工作到 60 歲才退休,現在 30 歲就當成是人生巔峰的話未來 30 年是要幹嘛?」所以講錯很正常,耍蠢也很合理。
我會的都不是什麼很深的理論,只能說是結合自己的心得感想,用自己的話把學習的到知識技能再講一遍而已。在一個領域裡鑽研越久,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的心情會更明顯。
先有功能再來想使用者的操作情境就是自爽式開發,App Store 上使用者評分和回應心得不看,不停加新功能,想說有新功能使用者滿意度就會提高是哪種腦洞邏輯?
有的聽眾說我講話辛辣、寫文用語不像許多官方網站用語冷漠...這是 私人 Blog啊!而且我日常生活講話本來就是這種碎碎念又開嘲諷的吐槽式,期待我用什麼專業用語寫文章也太瞧得起我了。
最後,謝謝主辦單位的邀請,也謝謝底下的聽眾願意聽我在台上鬼扯,希望你們不要拿我講過的垃圾話去和 Boss 或 PM 槓,然後說「都是那個嫁給 RD 的 UI 講的有事找她」,我膝蓋已經中了滿滿的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