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 2 次參加 MOPCON啦!去年講的是「使用者要的不是功能」,今年來講老闆說:「我也是使用者!」。看標題就知道這是個很深的大坑,而且很多人跌進去過…還有,不要期待我講的內容有多正經…
再次感謝 MOPCON的邀請,讓我能鍛鍊一下心臟,面對幾百人的場子還是會緊張吃螺絲講錯話 orz
今年和去年最大的不同是,那個「傳說中的 RD」來幫我打雜提行李了,真不曉得你們為什麼對我家那隻有這麼大的興趣,是想趁機告狀叫他管管老婆嗎?
專業,就是用對方聽得懂的話,去告訴他不懂的事情
根據 2015 年參加 Mopcon 的經驗,在座有許多學生,設計師、工程師、PM、創辦人等,各種角色身份都有,簡報檔不能寫太深。許多演講教學書裡都提到一件事:「說故事」,讓聽眾融入故事、感同身受。一次只講一個概念,不要講深,讓聽眾有興趣並記住才是演講的重點。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你對手上的產品認知多少?
我完全不敢問各位「你知道為什麼要做這個專案嗎?產品目標是什麼?」。歡樂氣氛瞬間就砸掉了。
大家都知道「建立團隊共識」這種口號,結果連產品目標都不知道。不要跟我說是為了賣錢,產品目標不是指銷售量,而是產品能怎麼幫助使用者。
導致許多開發者都覺得自己手頭上的案子莫名其妙,這功能搞成這樣是要給誰用的?我常在演講或課程上問這個問題:「知道手上的專案成品最後要給誰用的請舉手。」可能大家太客氣,通常舉手的不到兩成。
很有趣的狀況對吧?壓力很大都在趕工,開發不知道目標是什麼的產品、也不曉得產品要給誰用。
所以去年主題講「使用者想要什麼」,今年來講「使用者是誰」。如果明年有幸再去 Mopcon,就來聊聊…(呃,坑不要提早一年挖省得埋死自己)。
使用者和目標族群是兩回事
使用者是個很大的範圍,只要是使用你產品的人都可被稱為使用者。但你產品的目標族群會是特定的人物。
比如「兒童牙醫診所」。
兒童牙醫診所的目標族群是誰?家長、兒童。(雖然兒童是診療目標,但掏錢的是家長喔!)
針對家長、兒童這兩個不同的目標族群,他們對「兒童牙醫診所」有什麼樣的期待?希望能解決什麼問題?
成人可以去兒童牙醫診所嗎?(有的可以有的不行,某些診所的診療台是兒童專用。)
成人是「兒童牙醫診所」的目標族群嗎?
成人是「使用者」嗎?
為什麼要做使用者研究?
你喜歡某個女生,要不要去打聽一下她的喜好和習慣?
你的產品要賣給誰?要不要想辦法了解他?
什麼?你不知道喜歡的女生的喜好?活該被打槍啊!
了解使用者的方法
最容易入門的就是「觀察」和「訪談」這兩個方法。使用者都是傲驕口是心非這點大家都知道,怎麼樣挖出使用者真正的想法需要點技巧。
觀察不是讓你有藉口蹲在路邊光明正大看正妹,而是找出「使用者遇到什麼問題」。
訪談時「不要詢問使用者想要什麼」,而是問使用者過往的體驗。
最後,附上那段讓大家笑到翻的影片。
題外話
為了找切題又有趣的影片範例,找影片爬了超久,發現 Samsung 的廣告影片在各個國家都不同,但 Apple 每個國家都一樣只有翻譯差別。而且 Samsung 的廣告比較會先拍出「使用者問題」,然後給你解決方法,Apple 廣告都是形象和操作。
唉,演講時提到賈伯斯,我本來想放 Apple 的影片的。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延伸閱讀:MOPCON 2015 心得